多多關注時事新聞熱點事件,有利于我們積累高考作文素材,。2023年近期時事熱點素材事件都有哪些呢?關注高考100網,本站將持續更新2023年國內外重大新聞事件,包括時事熱點奮斗人物素材。以下內容為2023最新時事新聞及點評摘抄,供參考。
2023高考時事熱點作文素材(一):《長安三萬里》票房飆升,這是一場唐詩的“逆襲”!
適用主題:文化自信、文化傳承
灼灼火俱燃,比這個夏天更“熱”的當屬暑期檔國風動畫《長安三萬里》。
電影大膽選取了知名度不高的唐代詩人高適為主視角,把時空坐標瞄準在當代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李白、高適和杜甫等人生活的唐朝,以動畫的形式來講述一段盛大的史實,頗具浪漫色彩。
而3年多的制作周期、近3000人的原創團隊和近千人組成的行業支持團隊,則是影片畫面精美到被人連連稱贊的堅實基礎。追光動畫用頂級的動畫技術一一還原出大唐盛景,如煙花水都的揚州、氣勢恢宏的黃鶴樓、繁華如夢的長安等。
片中最為觀眾所津津樂道的便是48首唐詩的出現,包括《靜夜思》、《春曉》等小學課本里的經典,也有道盡李白浪漫與悲苦的《將進酒》……這些詩歌與劇情、人物巧妙融合,喚醒了每一個中國人根植于血脈中的文化基因,讓人回味悠長。
賡續千年文脈、展現文化自信,《長安三萬里》真正做到了!
2023高考時事熱點作文素材(二):上天啦!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適用主題:航天精神、追求卓越等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是我國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個載人飛行任務,對于日后的科技研究、科普教育和國際合作等有重大戰略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的配置,是本次飛行任務中一大亮點。這是航天員乘組首次集結“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3個航天員類型。
擔任航天駕駛員的景海鵬曾執行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以及神舟十一號任務,具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而作為此次任務的“新人”——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與載荷專家桂海潮,將以自身沉淀多年的專業知識與素養,給予航天器各系統的檢修、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等技術支持。
探索宇宙、叩問蒼穹。在此刻,中國航天的飛天之夢燦爛于宇宙,在未來,宇宙蒼穹將會見證更多中國航天的偉大印記。
2023高考時事熱點作文素材(三):醫者仁心,陶勇醫生重返手術臺!
適用主題:醫者情懷、心懷希望
2023年8月15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在其個人微博曬出一張照片,獲贊超過10萬。
照片中,他穿著手術服坐在手術臺前進行操作,配文寫道:“感謝護士長送我的手術帽,和常營院區高大上的手術室相互輝映?!笨吹教沼箩t生重返手術臺,不少網友都發自內心地感到開心。
陶勇27歲以眼科學博士的身份從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31歲在北京朝陽醫院葡萄膜炎??崎T診開診,37歲成為教授與博士生導師,年輕有為的他本該有著大好前途與光明未來。
然而在2020年1月20日,陶勇在行醫時被一名男子砍傷,雙手及頭部傷情嚴重,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正常工作,他一度陷入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但陶勇并沒有因意外而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堅定了想要實現“愿天下無盲”的夢想。經過三年的恢復振作,他終于有機會再次拿起手術刀,給千萬眼科疾病患者重新帶去光明的希望。
2023高考時事熱點作文素材(四):覆水難收!日本正式排放核污水入海
適用主題:生態保護、命運共同體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本次排海計劃每天排放約460噸,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噸核污染水。根據計劃,排海時間至少持續30年。
對此,我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表示:由于福島第一核電站退役需要數十年,此過程中還會持續產生大量核污染水,排放時間可能遠超30年。
核污染水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廢水,排海將對海洋生態造成長期不可逆影響,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則體現在食品、護膚品、衣服等方面,增大人體局部癌變風險。日方強推核污染水排海,無疑是在拿全球海洋環境和全人類生命健康當賭注。連日來,大量日本和韓國民眾舉行集會,投訴日本政府強行啟動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當前,我國已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個縣(都)的食品,持續加強對放射性物質的檢測監測力度,并將保持高度警惕,視事態發展及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2023高考時事熱點作文素材(五):《逃出大英博物館》腦洞成真!文物回家還有多久?
適用主題:文物保護、文化傳承
8 月27日,B站up主“煎餅果仔呀”發布自制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預告片,引發了網友熱議
預告片僅發布兩天就已達到360萬的播放量,最高時位居全站排行榜第三名。據了解,該短劇正片總共有三集,博主將于8月30日在全網發布第一集。在半年前,這位博主的社交平臺賬號評論區就有人提到,希望能有一部關于“文物逃離大英博物館”的電影或電視劇,沒想到真的被博主團隊采納了創意。他們親自前往英國,利用三個月的時間查閱資料,拍攝了這個短劇,呼吁大眾關注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
自鴉片戰爭以來,由于戰爭掠奪、非法走私等非法手段,我國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多達164萬件,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總計約2萬3千多件。
流失海外的文物何時能歸家?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無論是拍攝短劇、還是每一句呼吁的言語,匯聚起來就是無窮的力量。